箕门的简单定位 箕门的功效与作用


箕门的简单定位 箕门的功效与作用

文章插图
箕门的简单定位
箕门穴的位置,位于大腿内侧,当血海穴与冲门穴连线上,血海上6寸 。
箕门的功效与作用
1.缓解治疗小便不利、遗尿、阴囊湿痒、遗溺、腹股沟肿痛、鼠蹊肿痛、下肢麻痹、足部肿痛等 。
2.功效:沉降脾经阴浊 。调下焦,利水 。健脾渗湿,通利下焦 。
箕门的治疗用法
治法原则:寒则补而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。
针刺方法:箕门穴,直刺0.5—0.8寸,避开动脉 。
艾灸方法:箕门穴,艾条灸5—10分钟,箕门穴,艾炷灸3—5壮 。
按摩手法:用双手拇指指腹按压箕门穴,按压时要注意力度稍重,每次按摩五分钟,每日按摩2次 。
箕门是什么意思
【箕门的简单定位 箕门的功效与作用】 箕门穴,经穴名 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 。属足太阴脾经 。脾经气血在此形成风气 。
箕门:箕,土箕也,担物之器也;门,出入的门户也 。
该穴名意指脾土物质在本穴运行转化 。本穴物质为血海穴水湿云气胀散而来的风气,至本穴后风气变为强劲之势并吹带脾土物质随其而行,穴内的脾土物质如被土箕担运而出,故名 。

    推荐阅读